网站地图
新闻资讯
稳中求进再出发——从全国两会看中国经济
全国两会,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。 “稳”是大局,是基础;“进”是方向,是动力。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...了解详细》
022021.03
新的一年,从储蓄信义开始
来源: 本网作者:管理员

  新年伊始,我们的生活也翻开了新的一页,换上新的心情,踏上新的旅程,开启新的希望,期待收获新的成功。然而我们可曾想过,获取成功的“基石”又是什么呢?
  唐贞观六年十二月辛未日,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检阅囚犯案卷,对判处死刑的囚犯非常怜悯,于是全部释放归家,让他们来年秋天自行归狱就死
  次年九月,上年所纵天下死囚共三百九十人,全部如期自行归狱就死,无一人逃亡。唐太宗看到他们如此守信用,就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。
  《资治通鉴》辑录的这件史实,就是传扬千古的唐太宗“纵囚”事件。
  太宗皇帝借释放囚犯一事,彰显了自己的道德教化和实行仁政之心,倡导社会大众的道德礼仪和诚信教化。这种与死囚犯的诚信约定深深影响了当时的百姓,社会上出现了马牛布野、门户不闭、路不拾遗、盗贼绝迹、监狱长空、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。
  太宗皇帝与三百九十名死囚的信义约定,换来整个大唐的长治久安,这就是他获得成功的“道德基石”。

1.jpg

  无独有偶,在晋朝时候,有个名叫曹摅的父母官。
  一年除夕,他到牢狱里去视察,见到了一班判死罪的囚犯,心里很怜悯他们,就跟死囚们说:“你们因为自己的过错来到监狱,今天是除夕,新的一年即将到来,想不想暂时回家见见你们的家人?”
  囚犯们都哭着说:“若能让我们暂时回家与亲人团聚,我们死而无憾啊!”
  于是曹摅竟把他们放了出来,让他们限期返回受刑。曹摅的属下对此很担忧。
  曹摅却说:“他们虽然是犯人,可是我们用恩义待他们,我相信他们不会忘恩负义的。”
  到了限定的日期,这一班死刑犯果然全部归来
2.jpg
  诸如此类信义的真实故事还有很多,比如“季札挂剑”、“魏斯冒雨”、“季布一诺”、“郭伋亭候”等等,他们用信义感化了他人,成全了他人,也成就了自己。
  古人用最简练的文字诠释了为人成功的根本之道——信
  “信”,《说文》:“诚也。从人从言,会意。”是知人言之不可不信也。
  言必有信,可以践交游之然诺,可以化伦类之猜嫌,可以孚州里蛮貊之心意。
3.jpg
  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《弟子规》中说“凡出言,信为先”,《论语》有言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”。这都是说“信”是立身之本、成事之基。
  我们在为人处世中的一言一行,都要以守信为原则,以守信为立身之本。
  有人将人的一生比作是生命银行,我们不能一味的透支生命,而应该学会储蓄。
  新一年的生命旅程已经开启,我们不妨从说信义话、做信义事、当信义人开始,为成功储蓄、为生命储蓄、为盛世储蓄!
4.jpg


编辑整理:商会秘书处